一 简介

有趣是对个人魅力的最高评价。我们能判断什么人有趣,却很少能说出有趣是什么。《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》旁征博引深入剖析“什么是有趣”“为什么有趣”“如何有趣”三大命题,把“有趣”重构成一种可以学习的技能,真正做到“开卷有趣”。

二 个人读后感与书籍分享

这本书是我在去年双十一买其他书的时候为了凑单而买的,虽然很快就把书看完了,但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比较好的电子版,所以也就没有写读书总结。书不厚,只有薄薄地两百多页,豆瓣评分同样也不高,我原以为只是一本普通的畅销读物,然而它却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,作者对部分问题的思考对我有别样的启发。因此,在下文我将选取几个我觉得有意思的话题给大家分享分享。

正事与消遣

在书中,作者根据付出与回报这两个维度建立了一个坐标系:

  • 高付出高回报:称之为“正事”。
  • 低付出低回报:称之为“消遣”。
  • 高付出低回报:称之为“倒霉”。
  • 低付出高回报:称之为“幸运”。

![](https://www.zifangsky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18/03/1.png =1052x844)

倒霉事没人愿意做,幸运事可遇不可求。所以在书中作者主要谈了何为“正事”,何为“消遣”?

正事往往需要长期持续的付出,其中还包含相当程度的风险——你不知道你的付出有没有回报,只能认为付出多得到回报的概率更大。但正事的回报也非常巨大,考上一个好大学能让数年的人生道路更轻松,学会一项技能能让几十年职业发展更顺利,而学到一门深刻的学问、练习一项门槛不低的技艺能让人受益终生。

消遣的回报则来得更明确也更迅速,很多消遣的回报基于感官刺激。当人接受的刺激越来越多,也越来越强烈时,对感官刺激的敏感度就会下降,变得迟钝,这时就需要更强烈的刺激才能引发快感,导致人对刺激的反应更加迟钝,陷入一个死循环——成瘾性药物就是这样伤害人类的。

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刺激反应的阈值,降低了人的耐心,这让低付出低回报成为人们热衷的“杀时间”方式。快餐小说、快餐电影、耸人听闻的标题党新闻、烟酒咖啡因等为刺激感官而生的消费品充斥我们的生活,“每天五分钟学流利英文”,“两分钟瘦身操”这种非理性宣传大行其道。

当一个人既不愿意为“正事”付出太多,又嫌弃“消遣”回报太少时,一种困惑、迷茫、犹疑、不悦的感觉就出来了,我们称之为——无聊。

无聊是一种特权

毫无疑问,无聊是一种特权,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无聊。在以前物质匮乏、生活艰辛的时候,大家为了生存已经占据了生活的所有时间,这种情景下是不可能产生无聊情绪的。无聊源自丰裕和安定,现代的生产力比几十上百年前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,至少绝大多数人将不再考虑生存的问题,因此感受到无聊的人也便多了。

(1)有足够智力的人才会无聊

当一个人在智力范围内活动时,很少会有无聊感,但当工作需要的智力远远低于劳动者的智力时,无聊感就爆发了。比如一个儿童可以玩一块木头一整天,始终保持高度兴趣,而成年人就会觉得这很无聊。再比如一位流水线工人在熟悉工作后,对简单重复的工作也会产生无聊感。

(2)有足够视野的人才会无聊

无聊只是表象,实质是一个有智慧的大脑忍受不了精神的空虚。而人的视野一般可以分为两种:一是我们能看到的视野;二是我们能达到的视野。一个终生在桃花源里的农妇会觉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,一个大都市花花世界打拼的年轻人却觉得寂寞空虚冷。因为前者所见如斯,所得如斯,而后者所见的是天上人间,所得的却只是形单影只。

(3)有足够时间的人才会无聊

战争年代,人们的生活体验是恐惧、贫困、饥饿、艰辛、绝望。现在生活变得安定,这些体验就减少了,“无聊”也就慢慢冒出来了。无聊是现代病,是文明病,是社会发展病。如果你觉得无聊,说明你至少过得还不错。

(4)有足够思想深度的人才会无聊

周星驰版的电影《唐伯虎点秋香》里,唐伯虎才高八斗,却觉得日子过得兴味索然。而他的八位太太每日开两桌麻将,忙碌充实得很。

(5)有足够个人空间的人才会无聊

叔本华还说过刺猬困境(Hedgehog’s dilemma),人跟人就像冬天里的刺猬,围着彼此取暖又不能把彼此戳到,所谓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。随着大城市人口流动性的增加,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也越来越大,后果之一便是“容易有孤独感”——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。孤岛与孤岛之间缺乏深层次的沟通交流,更易无聊。

有趣是什么?

关于有趣的解读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个维度:

  1. 作为interested解读,自我审视的视角中:我是否对生活有兴趣?
  2. 作为interesting解读,其他人观察的视角中:在他人眼里,我是否有趣?

有趣和“逗比”的差别

如果我们把文化素养和品味扩展到一个更广泛的区域(暂且以“格调”称之),那么可以认为我们每个人的格调不是一个值,而是一个域。这个域有上限和下限:高于上限则无法理解心生敬畏,低于下限则心生厌恶,过高过低都不是“有趣”。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:

  1. “有趣”是指对方能给予自己精神享受和深入思考,且对方的格调在自己格调的上限附近。
  2. “逗比”是指对方能娱乐自己,且笑点在自己格调的中心线或下限附近。
  3. “幽默”则是笑点的统称,格调相对高的幽默可以归入有趣,格调相对低的幽默可以归入逗比。

所以有趣和逗比,最终差异在于品味的外显。真正的趣味差异,在于思想深度和文化素养,在于丰富深刻的精神世界。当然,“外显”这个词同时也意味着——一个人可以很有品味而不外显,可以极其有趣而选择做一个逗比。

审美,到底审的是什么?

美学(Aesthetics),源自希腊词根,原意为“察觉,感觉”。美源于人的观察,甚至可以说“美源于审美”。宇宙浩瀚亘古永存,天地壮阔四季流转,若无一双审美者的眼睛,那也仅仅只是一种“存在”而已。同样,环肥燕瘦朱颜白发,若无一双审美的眼睛,也仅仅只是一种“存在”。

审美是以别样的方式炫富。审美不是钱堆起来的,而是钱堆起来后发酵出来的。长时间地有钱才能有审美。单纯地炫富只能炫耀“我很有钱”,而炫审美品位,想炫耀的是“我有钱了很久”,“我不仅比穷人优越,还比暴发户优越。我最优越。”上流阶层利用民众对上流的仰慕,垄断了美的标准。

关于作者作出的上面这个结论,她举了以下几个例子加以佐证:

随着生产力的发展,曾经独属于上流阶层的苍白肤色、丰腴身材乃至一口烂牙,让普罗大众也能轻易效仿。为了和大众差别化,上流阶层便会发展出一套新的审美标准,让大众够不到。上流阶层可以界定什么是美,大众只能跟随——此为审美的话语权。

例如,当下大众主流审美观中的性感女性身材,大概是维密天使一类的内衣模特,和六七十年前主流最爱的玛丽莲·梦露比起来,前者更瘦,肌肉也更明显——因为这些年来,美国的粮食价格相对民众收入大大下降了,肥胖的穷人越来越多,保持纤细身材和肌肉线条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情。

少数几个造浪者站在时代巅峰以上帝视角审视着下方的芸芸众生,不断塑造新的门槛。今天说喇叭裤时尚,明天说背带裤时尚,后天说铅笔裤时尚,大后天又是喇叭裤时尚了;今天露腰在臀上,明天露腰在胃上,后天又要露股沟了。中国人说“一白遮三丑”,西洋人非要晒黑,中国人卖祛斑霜,欧洲人卖雀斑贴纸。如果你始终跟着潮流走,永远会被潮流甩在后头。

审美的话语权不仅仅在于他们建立人体美的审美标准,也在于他们能建立文化艺术的审美标准。法国人类学家布迪厄(Pierre Bourdieu)在他的著作《区隔: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》中提出:一个人的审美意向描绘了这个人的地位,并让他与更低层的群体产生距离。一个人的社会出身比经济资本更能影响其审美偏好。拥有文化霸权的人用“审美”区隔不同阶级——换言之,年幼时所处的阶级限制一个人的审美。

那么,如何保持自己站在审美标准的最前线上呢?关于这点作者也提出了两个方案:

  1. 服从大众审美,做“变化的美”的跟随者
  2. 创造先锋审美,做“不变的美”的创造者

性格内向=不善表达吗?

很多人在自我介绍时,会提到“性格外向,开朗热情”,几乎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“性格内向”,似乎“外向”是值得称道,而“内向”则羞于启齿。同时,人们还会把“内向”和“不善表达”、“沉默”甚至“孤僻”联系起来,有些人会因此对自己做出“内向”的判定,并为之深感遗憾。

然而,内向、外向只是一种性格,它取决于人更倾向于从“外界”还是从“内心”获取生活的动力。一般认为外向者和内向者有以下不同:

| — | — | — | | | 外向 | 内向 | | 情绪倾向 | 热衷于人际交往,热情、爱说话、充满自信、喜欢交友;大都愿意与他人共处而不是独处;崇尚冒险精神而且经常表现出领导才能 | 安静、低调、深思熟虑,而且很少参加相关的社交活动。典型内向的人大都愿意独处而不是与他人共处(虽然他们也愿意与亲密的朋友交往) | | 正向情绪来源 | 在社交聚会中感到快乐,比如宴会、社区活动、公众示威等 | 在独自的活动中感到快乐,比如阅读、写作、绘画、看电影、听音乐、发明、设计、编程等 | | 生活方式 | 在其他人面前精力充沛,而在独处时变得平淡或感到无聊 | 可以愿意同人交谈,建立人际关系,但仍然注重私人空间 |

实际上就我个人而言,我觉得我自己是内向的,因为我更容易从独自的活动中感到快乐。比如,我更乐意独自看电影、听纯音乐、写文章、做菜等等,从这些活动中我可以得到自我满足,达到内心世界的宁静。不过,性格倾向与表达能力是两个不同的维度,虽然我性格内向,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我的表达能力。在人群中我仍然可以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,以及倾听他人的观点。

关于表达能力这一点,其实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自己在哪一种能力上出了问题:是不善于在公众面前口语表达,还是不善于口语表达,还是不善于表达?

在这里,我们首先需要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以下两点认识:

  1. “不善表达”是能力不行,不是性格不行。
  2. 即使“不善表达”同时也“性格内向”,一样可以有精彩的生活。

如果是能力问题,可以选择针对性训练表达能力,或者寻找不需要这些能力的生活方式,而不是改变性格。一个“不擅长表达”的内向者,被强制成外向性格后,顶多变成一个“不擅长表达”的外向者,在这个崇尚自由的年代,我们没有理由跟自己的本心过不去。

但人可以选择做一个善于表达的内向者。改变性格,不如训练能力。相声演员于谦说:“我和郭德纲都是内向的人,台下话不多”。这一点都不让人惊讶。能力和性格,他们分得很清楚:我能说不代表我爱说;我爱上台说不代表我爱台下接着说。所以“内向者不善言辞”是一个谬论,或许内向者中不善言辞的人比例较大,但只是因为这些人不乐意表达造成的表达能力不足,这完全可以通过训练来弥补。

一般来说内向者更倾向于参与对话人数较少的交流,或者深度交流。这只是倾向不同。在某些行业,具备深度交流的表达能力恰恰是一个极大的优势。

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内向不会表达,请认真评估自己到底是“内向”还是“缺乏表达能力”,是“我不想说”还是“脑子空空没有可说的”,对症下药才有疗效。“不能说”的,多练练胆子练练反应;“不想说”的,可以保持自己最喜欢的状态,做一个安静的自己;“没话可说”的,多阅读多历练,给脑袋备点存货。

自我认知是一件特别难的事,没事别给自己贴标签。万一贴了“内向”的标签,也不必有心理负担,这种性格更利于思辨精神和细腻情感的培养。

人生中的陪伴都是一时的,只有分别是永恒的;热闹都是一时的,只有寂寞是永恒的。寂寞的时候再妖娆的宝莱坞也无法令人骚动,再狂欢的杯觥交错也无法令人开怀。人寂寞起来,除了酒杯,无处可逃。在别人面前,我永远是同事,是朋友,是子女,是恋人,是下属,是上司,是买便当的客人,是对着电脑的“加班狗”……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,宇宙是我的,天地是我的,我是我自己的。为何不自我接纳、享受着纯粹美妙的寂寞呢:这是我——一个内向者的心声。

总结:这本书讲解的并不是特别专业化的知识,所以读起来会非常轻松。另外,本书文笔也不错,作者通过旁征博引,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“有趣”这回事。我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读完这本书还是可以取得一定收获的,因此如果你有时间的话不妨来翻翻这本书。

本书下载链接:

附:我看书过程中标注的一些语句:

  • 首先,有趣是一种意外。别人认为你本应该是这样的,而你不是。其次,有趣是一种愉悦感。第三,有趣无关功利,且与人无伤。
  • 感官和情绪如烟花一样,一瞬间被激发,一瞬间消逝,干脆利落;但精神享受和思考,像樟脑丸,绵延不断持续许久,在你的回忆中留下淡淡的味道。
  • 从古至今,文章未有以虚词浮夸为美,未有以言不达意为美,“言为心声”是一向的审美标准,因为文章的功能即是“抒情达意”。所有的矫揉造作虚情假意都不为美。林黛玉说“词句究竟是末事,第一主意要紧。若意趣真了,连词句不用修饰,自是好的。这叫做‘不以词害意’”,正是此理。
  • 知识结构的“广度”是一个人“有聊”还是“无聊”的关键,而知识结构的“深度”是一个人“肤浅”还是“深刻”的关键。“深刻”与否正是“有趣”和“逗比”的核心差别。一个深刻的人不仅仅需要知道这是什么,还要知道“这为什么是”“这和其他信息有什么关联”“这个知识点在我的知识结构中处于什么位置”。这个知识体系纵深的程度,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个人的“深度”。
  • 尺度差异、了解匮乏、知识诅咒,这些现象阻碍着我们去感受他人的感受,理解他人的境遇。几乎所有社会小矛盾都可以用双方或者其中一方缺乏同理心来理解。
  • 我不认同长辈们,但我可以理解他们。理解他们以后,所有的不认同,就仅仅是不认同。因为理解,不会有愤怒,不会有怨恨,不会有剑拔弩张的气氛。我的人生,始终会按照我的意愿去做,但是我一样谢谢你对我的好意,并到此为止——这是我的同理心。
  • 同理心并不能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多几分认同,却能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多几分理解,以减少戾气。我有同理心,不意味着我愿意妥协,但同理心能让我在保持立场、保留意见的同时,最大化平复心情,看清真相,保持心情。
  • 人和人不一样。有些人只因当初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,今生今世就再也无法忘怀;有些人相处多年日日照面,你却依旧记不起他的模样。一个有趣的人,不一定美,不一定活泼,不一定是全场焦点,不一定有卓越气质,可是你见过就印象深刻——我称之为“鲜明的个人特质”。
  • 选择,是一种权利;相对的,有选择的权利,就有承担结果的义务。选择的结果可能好,可能坏。如果结果好,没问题;如果结果坏,做选择的人就会后悔、懊恼。
  • 如果说我们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决定了这个世界是什么模样,那我们的每一个选择也决定了我们自己是什么模样,以及我们自己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模样。如果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去做一个“随便”的人,那一个个“随便”会让人在漫不经心中流失其独特的个人特质,成为芸芸众生中面目模糊的剪影。
  • 自嘲唯需注意的是“分寸”。一不可妄自菲薄,让人误以为真;二不可下手太重,伤了自己体面。自嘲的底线是拉近距离,把双方扯进同一条战壕内即可,万一用力过猛拉得太低,只会让对方觉得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,反而被看轻。
  • 人人喜欢被夸,但人更喜欢被夸到点上。夸一个人很考验功力,功力不够不如不夸。
  • 不对这个泛泛的世界投注太多的感情、太多的时间、太多的金钱,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上;目标明确,专注不暧昧;该工作工作,该玩玩,情绪与情绪界限清晰,把心情分门别类、收纳妥当;把有限的资源花到最值得的地方——这是我对极简主义的理解。
  • 正因如此,我十分不理解那些“工作一直换却没有质的差别”“装修好房子却不去住”“和不喜欢的人结婚生子”的人。如果某个重大决策在降低人生流动性的同时没有提升愉悦感,这一定不是一个好决定。
  • 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。放眼看去,意识形态裹挟背后的动机滚滚而下,身在其中你我皆不能幸免。正面看着是笑脸,背后看都是利益诉求。如果放眼所见皆是幻象,那在这虚幻中沉浮的你我何以不为人圈套,何以构建真实的三观?
  • 真正的真实,不是你眼睛所能看到的这些光影,不是拍着胸脯说“项目发展得好就发奖金”的上司,不是一脸关切地说“女人啊皮肤保养最重要”的商场推销员,不是电视上忧国忧民的政客,不是镜头上义愤填膺的记者——真实的世界,不是你眼前的世界,而是你心中对眼前世界运行规则的理解。